8月23日-24日,2025 机器人与智能医工国际论坛在江苏常州举办。大会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威教授,大会副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柏教授,大会执行主席、暨南大学姚佳烽教授,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副校长叶霞、海内外高校专家学者、我校研究生代表等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叶霞主持。
田威致辞。他指出,历经五届深耕与积淀,机器人与智能医工国际论坛已成为连接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重要桥梁,为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他指出,本届论坛聚焦“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医工与低空经济”四大战略性前沿方向,既紧扣当前技术创新的核心赛道,也精准回应了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他强调,本次论坛旨在打破领域壁垒、促进跨界融合,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交流,激发创新思维的碰撞,点燃思想突破的火花,凝聚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共同为“智创美好未来”目标贡献智慧方案与实践力量。
戴国洪致辞。他表示,学校紧紧围绕地方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学科建设,在机器人与智能医工领域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科研与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学校在机器人与智能医工领域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共同谱写合作共赢的发展新篇章。
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刘浩,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志华,浙江大学教授张军辉,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卢官明,东南大学教授项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研究员丁硕,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教授Deendarlianto等7位专家,分别以《柔性手术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进展》《AI 驱动的精准医疗》《高速重载柱塞泵磨损失效机理与故障诊断》《新生儿疼痛自动评估的现状及挑战》《循环肿瘤细胞非标记分选与精准检测微流控仪器开发及应用》《外骨骼机器人轻柔驱动与软性感知方法研究》《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hase mass flow rate of gas - liquid two - phase flow using ultrasound during the geothermal fluid transportation》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分论坛环节,参会专家学者聚焦“智能装备、低空经济”“ 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医工”三个主题,开展深入研讨和多维交流。论坛还举办了科研项目咨询会,与会专家对汇报项目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意见。
据悉,本届论坛由我校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主办,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联合承办。(图/孔祥建;文/王玺杰;审核/王怀芳、丁凯;编辑/周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