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学校要闻

2024中德智能制造与绿色环境发展论坛暨中德合作办学二十年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7-09 来源:新视野字体:【
浏览次数:279

7月8日至9日,2024中德智能制造与绿色环境发展论坛暨中德合作办学二十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常州举办,论坛以“智能制造 绿色低碳 中德同行 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驻会副会长管培俊,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助理张彦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驻会副理事长陆大明,德国德意志工程师协会(VDI)中国联谊会联合主席奥利佛.希尔曼 Oliver Schirmer,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常州市副市长蒋鹏举,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校长Markus Krabbes,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青岛国际院士港产业发展顾问、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士葛兴福(Omer Sahin Ganiyusufoglu),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教指委副主任、院士顾佩华,国家能源集团环保专业首席科学家、院士朱法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喜军,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理事长石勇,我校党委书记崔景贵,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以及中德智能制造和环境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国内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主持主论坛。

崔景贵致辞。他代表学校向参加大会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向支持我校支持中德合作办学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中德合作办学20年来的情况和成效。他表示,当前在中德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背景下,工程领域未来发展改革需要中德高校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他指出,当前要紧紧抓住中德合作的好时机,围绕新质生产力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密切中德院校的合作关系,建立更加牢固的互信互利,不断开拓双方合作的新领域,共建合作的新平台,奋进谱写新时代合作办学的新篇章。

张彦敏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制造作为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锋力量,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将致力于开展学术交流,搭建国际平台,开展国际智能制造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咨询服务,积极参与主办了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国际智能制造创新论坛等大型活动,促进智能制造,促进创新和广泛应用,推动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他指出,此次论坛的举办将为深化中德智能制造与环境工程科技合作的发展搭建桥梁,中德合作之花将绽放得更加灿烂多彩。

陆大明在致辞表示,自2014年中德两国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领以来,双方在智能制造绿色合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指出,智能制造是当今全球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德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加强与德国同行的交流合作,一如既往地关注绿色制造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趋势,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共同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共同应对全球环境的挑战,为实现中德两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奥利佛.希尔曼在致辞中表示,德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866年,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是欧洲非常大的一个工程师平台。他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变,希望继续与中国大学紧密合作,继续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希望更多地开展青年一代的工程师培养项目,加强中德工程师双向交流,中国年轻工程师可以去德国交流,德国年轻工程师也能来中国进行交流,通过合作来解决中德两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的挑战和问题。

杨树兵通过视频方式致辞。他指出,江苏理工学院是首批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发展道路,重点打造中德办学为主的国际化特色,20年来,学校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促进江苏对德教育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江苏理工学院能够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中德高等教育深化合作,互惠共赢,努力打造合作办学的样板、架设中德友谊的桥梁,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凝聚更高能级的国际化科创力量,发挥更高水平的国际化服务效能。

蒋鹏举在大会上致辞。他说,2023年常州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常州内外兼修的发展之路,风景无限、机遇无限、期待无限。他表示,多年来常州高度重视与德国开展全方位合作,依托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等平台,吸引了250余家高端产业领域的德资企业;当前常州市紧扣国际化制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持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更好吸引德国企业来常投资落户。他指出,江苏理工学院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就业创业等多领域成绩显著,有力推动常州能源之都和智能制造的建设,同时与梅泽堡应用大学合作办学,为常州扩大对德经贸、人文交流拓展了人脉资源和信息渠道,为常州发展注入活力。

管培俊在致辞中表示,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引领着全球制造业的深刻变革,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技术、环境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要对话与合作,共同探索中德智能制造与绿色环境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他指出,20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办学搭建了中德学术交流的桥梁,成为推动两国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深度合作的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开放、更加创新,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标准和资源,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戴国洪作题为“同心笃行 共赢未来 为推动中德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奋楫扬帆”的工作报告。他从巧抓机遇、共结良缘,中德合作办学扬帆起航;与时同行、乘势而上,中德合作办学继往开来;满怀信心,乘风破浪,中德合作办学未来可期等三个方面,回顾20年来江苏理工学院与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的历程。他指出,我校将以举办本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办学,做大做强国际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和较强专业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马库斯.克拉布斯回顾了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和我校合作办学历程。他指出,过去的20年,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与江苏理工学院的合作办学取得了丰硕成果,来自江苏理工学院的学生已经成为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他期待双方能够更加深入合作,携手共创下一个辉煌的20年。

主论坛上,杨华勇、顾佩华、葛兴福、石勇分别作“人工智能赋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探索”“智能可持续制造发展与展望”“智能机床与智能制造的未来”“践行新型工业化,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环节,专家们交流了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经验,共同探讨了未来发展与中德合作机遇。

活动现场,发布了《中德合作办学4.0常州倡议》,一批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项目集中签约,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中德工业4.0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理工学院-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揭牌。

本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国际智能制造联盟、江苏理工学院主办,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产教融合联盟、同济大学工业4.0学习工厂、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承办,同步举办中德新型工业化/工业4.0与人才培养、中德环境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中德面向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转型等三个分论坛。

据悉,今年是我校中德合作办学20周年。20年来,我校中德合作办学为社会各界输送了2500余名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国际视野的毕业生,被德国政府官员称之为“德中友谊的桥梁,合作办学的样板”。(图/孔祥建、大学生通讯社 周晨熙;文/国际教育学院 蒋詹;审核/吴玉峰;编辑/周雅倩)


分享
最新新闻
理工印象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