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探索校地团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向赋能的合作模式,为青年学子成长提供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机会,9月27日上午,我校在牛塘青云园举办牛塘镇--江理工共青团校地共建仪式暨2023“领航•开学第一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范洪辉,团市委书记陈海元,校团委、校城融合办、牛塘镇、武进团区委主要领导,各二级学院团组织负责人、2023级学生代表出席活动。
牛塘镇镇长蒋雨晨致欢迎辞。陈海元和范洪辉为我校“常州市‘青春留常’高校学子联络服务站”揭牌,助力毕业生更好知晓青年就业服务政策。与会人员观看了《双向奔赴 赋能发展》校地共建视频后,校团委副书记韩洁与牛塘镇党委副书记张乃佳签署了共青团校地共建协议,旨在围绕基层治理、心理辅导、实习见习、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合作。
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演出的情景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赢得了现场人员的阵阵掌声。随着2023共青团校地共建秋季品牌项目发布,校团委书记朱书阳、校城融合办主任杨文生、牛塘镇人大主席王世康、武进团区委副书记周铖共同启动了“菁牛探+”计划。该计划将陆续邀请我校学子观察、探访牛塘产业转型、城市更新、文化繁荣的最前沿,激发校地青年参与地方社会实践热情,为青年友好型片区建设集聚青春动能。现场,陈海元表达三点感悟:一是伟大时代成就青年,呼唤青年;二是校地共建顺势而为、舞台广阔;三是各方力量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共建仪式结束后,我校开展了“领航•开学第一课”,机械学院宋彪、经济学院王子贤和牛塘镇青云村志愿服务宣讲员万乐分别带来了题为《传承工匠精神 奉献青春力量》《启航新征程》《奋斗正青春》的主题分享,鼓励广大青年学子争做奋斗者、当好追梦人,在青春建功新时代中当先锋、做表率。
据悉,探索校地团组织共建模式,是我校团委响应学校融合发展目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重要作用的新举措。
“青春留常”高校学子联络服务站建立后,将常态化开展学子需求搜集对接、城市惠青政策宣传、惠青服务上门办理等服务,努力推动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良性互动,不断解锁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密码”。(文/校团委 王一宁;审核/韩洁;图/编辑 蒋相杰)